艺术源于生活,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创新。创新是勇者的追求,探索是强者的足迹。我的 “平行皴”山水画新笔墨语言,就是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。
我画太行山和武陵山的沉积岩(太古宙和元古宙)是用一捆捆淡墨线、浓墨线、横墨线、竖墨线、直墨线、曲墨线织出来的。我用排山倒海的线条,表现那激情涌动的群山。有朋友问:“你为什么偏要选画太行山的石头?”我回答说: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,因那里有抗日民族英雄,有郭亮村英雄和红旗渠英雄,我是借画太行山的石头来歌颂太行山的英雄,歌颂太行山的人民。
《风云万寿山》244Ⅹ488
我画石头是因我爱石头,我爱石头诚实的品格,还爱石头顽强的意志,更爱石头那无私奉献的精神,尽管它从不言语,却用铁臂扛起万里江山。
《日照山太行春》244×366
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画是一个优秀画种,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。但优秀的画种也不能停滞不前,也需要创新发展。它的作画程序,构图形式,笔墨技法,绘画理论,评判标准都应该与时俱进,有所创新,有所开拓,才能带来巨大发展,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。远古时代恐龙很强大,也是巨无霸。由于它沒有与时俱进,跟不上时代的发展,就真被历史淘汰了,真绝迹了,我们应该引以为戒。
《清水润太行》244x366
传统是一本史书,记载着古人的创新思想;传统是一棵树,树上挂满了古人的创新成果;传统是一条路,它在无数创新者的足下无限延伸。
《雄鸡一叫天门开》244×488
中国画传统和创新,画坛上争得沸沸扬扬的,我的观点是:一、中国画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二、中国画和中国画传统都是中国人创造和创新的结果,没有古人的创新就没有中国画和中国画传统。所以,继承中国画传统的核心是继承古人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,而不仅仅只是临摹几笔古人的笔墨。三、我们坚持“以墨为主,以线造型”的原则,作画时借用西方的色彩、色调和古人的笔墨也是完全可以的,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”为啥不可呢!
《远征图》244×366
艺术家的作品就象厨师做馒头,不能太实,太实了不好吃,大众也不喜欢吃。但又不能太虚,太虚了就空,也不受欢迎。板櫈要坐十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。
《巍巍太行山》北京天安门管委会收藏
什么是中国山水画的创新?我认为画家在生活中去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的美这是第一步;第二步是国画家用毛笔、墨在宣纸上做实验,探索出一种新笔墨语言的形式,这就是创新。如果一个画家只知道临摹别人的画,不思创新,始终在原地重复别人和重复自己,这和一头拉磨的驴没有区别。
收藏艺术品本来是个好事,它可让藏家获利千倍万倍,也可促进书画家的成长。但前些年的收藏市场令人堪忧。有的收藏家不懂画,不看画本身的质量,只重画家的屁股坐的位置,看名头、地位、拍卖纪录,谁会忽悠就买谁的,自认为有钱就“牛逼,”结果几百万元买一幅画几万元也卖不出去,从“牛逼”变成了“傻逼。”一句话,不识宝的人害人又害己。特别是那些有创新意识、风格独特的画,含金量高,就像挂在树尖上的几个大苹果,不能随便出手卖,让那些“傻逼”看得到却吃不到。
《佛门仙境梵净山》366x244
收藏是收藏文化,收藏知识,拼的是眼力。往往没有眼力的收藏家喜欢跟风,别人买谁的画就跟着买谁的画,大多在买画时看名头、地位、看雅昌网上的拍卖记录,就像家庭主妇逛超市那样简单、方便。尽管他们买的都是一流画家的作品,结果不是买的太贵就是买到假画,苦不堪言。有眼力的藏家都总是到那些不入流的画家群寻找潜力股。如当年的徐渭、齐白石、黄宾虹、陈子庄、黄秋园等有风格的画家的作品,由于他们当时还没出名,画的成本自然也就低,后来涨幅也大。黄宾虹当年到死也没卖出去的那一箱子画,如果当年谁有眼光买了,今天还不赚大钱?有人说:被书画砸死的收藏家遍地都是。我认为:收藏家买画不看作品质量,不看画家风格,只看是不是美协会员,更看重画家的官位和画家的拍卖记录,死得早是意料之中的事,他们不光自己输了钱,还助推了中国画坛的不正之风。
【免责声明】:凡注明 “中国美术大观网” 字样的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,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“中国美术大观网” 水印,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“中国美术大观网”;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美术大观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作品内容的实质真实性负责,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。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或者其他问题,请投诉至邮箱zgmsdg@126.com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gmsdg.com/people/108.html